北印第三届研究生学术活动月开幕发布时间:2018-04-19 来源: 编辑录入:廖冰勰 点击: 次
学术活动月开幕
讲座现场
讲座伊始,王关义发表讲话。他指出,活动月目的旨在拓展研究生学术视野,培养研究生学术意识。作为北印研究生学术活动一张响亮的名片,研究生学术活动月已经走入了第三个年头,在未来的一个月里,将会有一大批名家来校,为我校研究生进行高水平、高层次的学术报告、名家讲坛等交流活动。王关义希望研究生们珍惜、利用学术月宝贵的学习机会,多向行业大家、业界专家学习,拓宽知识面,创新思维。最后,王关义寄语,祝愿本届研究生学术活动月成功举办。
王关义讲话
随后,韩生华为师生们作题为《全国两会报道的亮点与特点》的主题报告,从电视镜头里、报纸版面上、广播声音中、网络融产品里,详细为大家解读了本届全国两会报道的亮点与特点。
韩生华作报告
韩生华讲座内容
韩生华首先为同学们分析本届两会主要亮点,解读大家聚焦的新一届国家机构领导人选举任命、宪法修正案、政府工作报告以及机构改革等主要议题,结合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带领同学们深刻感知总书记“人民利益大如天,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人民情怀。随后,结合大量详实的图片数据,从国内外媒体报道的不同角度和关注点,用“六个度”精辟地概况了国内媒体报道的特点,指出国内媒体在重大报道上有尺度、有深度,日常报道中有温度、有亮度,专题报道上有角度、有厚度;并进一步总结了国外媒体新闻报道着力于关注中国大事、聚焦热点问题、表达不同观点的特点。最后,韩生华通过生动的案例,对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报道进行了对比,总结出传统媒体两会报道的“四少”和“四多”以及新媒体两会报道的“四强”。
韩生华指出,传统媒体正在通过技术创新不断实现蜕变,各种新技术已被深度应用到新闻报道中,“好内容+新技术”是新媒体最大的优势。新媒体应明确党中央对新闻舆论工作的基本定位和明确要求,“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连接中外、沟通世界”,通过丰富的形式高效真实地刻画着新时代奋斗者的风采,向年轻观众传播正能量、讲述好故事,带领广大网友真实感受时代变迁,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讲座结束后,与会师生对本次活动进行了热议。
“听了韩老师讲述的关于今年两会的重要性及几个要点,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习总书记的宣誓,我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对于人民的重视程度,关心民生,帮助人民实现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听取广大民众的呼声。联系前两天看《厉害了,我的国》,更加感受到了国家的富强,以及带动全民族发展作出的努力。”(新媒体学院研究生席悦)
“今天听了韩老师关于《全国两会报道亮点与特点》的学术讲座,收获颇丰。通过此次专题讲座,我了解到今年全国两会是一次内容多、纪律严、风气正、收获丰的大会,也了解了此次大会国内外媒体的新闻报道特点。因而认识到自己作为新闻传播学专业的研究生,更应该关注全国两会,关注国家大事,通过两会报道向全国优秀新闻媒体及其新闻工作者学习。同时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应当努力提高自身专业知识,明确自己的奋斗方向,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讲述好故事,努力做传播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大学生。”(新闻出版学院研究生锁玉洁)
“听了韩老师讲座,感觉到媒体的社会责任感得到了不断的增强,“四个意识”不断提高。韩老师报告中谈到,原来的两会报道,都会有记者去盯着一些明星委员的花边新闻,而本届两会上,媒体们都会聚焦于国计民生,聚焦于国家大事,体现出了媒体人更高的政治意识和传媒责任感。”(研究生院副院长赵元)
“听了韩老师的精彩报告,我感触颇深。习主席在系列讲话中反复强调,中央主要媒体要与党和人民同呼吸、与时代共进步,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真理、宣传党的主张,反映群众呼声。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事关旗帜和道路的大事,而舆论工作中媒体竞争的关键就是人才竞争,我们要努力培养造就政治坚定、业务精湛的全媒型、专家型人才。高校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以立德树人为立身之本,坚持不懈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引导学生积极传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生处副处长王新营)
2018年全国两会是一次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大会。本次大会体现人民意愿,凝聚各方共识,通过了多项重大决议决定,充分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对决胜全面小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全国两会报道是媒体融合发展成就的一个缩影,中国媒体正在中国共产党的统一领导下,不断强化传播力、公信力和影响力,逐步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通过各种方式讲述中国故事,在软实力和话语权上不断发力。
本届研究生学术活动月由研究生院主办,活动为期一个月。活动月中,研究生院及各二级学院将陆续开展名家讲坛、学术讲座、学术道德教育等多种形式的学术文化交流活动,旨在引导研究生提高创新意识,凝练学术精神,加强不同学科和专业领域之间研究生交流学习,创建校内优良学术风气与氛围。